您的位置:首页 > 医院快讯

丹东市第一医院温馨提示:酷暑来袭,请您预防中暑!

发表时间:2019-07-11  作者:丹东市第一医院

夏天来了

1.jpg

      每年热浪袭来,稍不注意就有一大波人出现中暑。即使是健康的年轻人,也可能发生高温中暑,严重者甚至死亡。虽然中暑导致的不适、疾病和死亡是可以预防的,但每年死于中暑的人仍不在少数。因此,如何预防中暑,应格外重视!

      什么是中暑 

      中暑是在暑热季节、高温和(或)高湿环境下,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丢失过多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和()心血管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又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中暑类型。

      中暑的临床表现

      ▲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症中暑

      除上述症状外,体温往往在38℃以上,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重症中暑(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

      热痉挛是突然发生的活动中或者活动后痛性肌肉痉挛,通常发生在下肢背面的肌肉群(腓肠肌和跟腱),也可以发生在腹部。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

2.jpg

      热衰竭是由于大量出汗导致体液和体盐丢失过多,常发生在炎热环境中工作或者运动而没有补充足够水分的人中,也发生于不适应高温潮湿环境的人中,其征象为:大汗、极度口渴、乏力、头痛、恶心呕吐,体温高,可有明显脱水征如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

3.jpg

      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根据发病时患者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临床上分为两种类型:劳力性和非劳力性热射病。劳力性者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内源性产热过多,多见于健康年轻疼,常见重体力劳动、体育运动(如炎热天气中长距离的跑步者)或军训时发病。高热、抽搐、昏迷、多汗或无汗、心率快,它可以迅速发生。其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如在热浪袭击期间生活环境中没有空调的老年人),它可以在数天之内发生。其征象为:高热(直肠温度≥41℃)、皮肤干燥(早期可以湿润),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周围循环衰竭或休克。此外,劳力性者更易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DIC或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较高。

      高温引起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胸闷、恶心、呕吐、大量出汗、脸色苍白、红疹、发热、皮肤疼痛、肌肉疼痛、疲倦,继而抽搐、昏厥、意识障碍等。

      哪些人容易中暑

      老年人、婴幼儿、儿童、精神疾病患者及慢性病患者最易中暑。同时应注意,在高温天气里进行重体力劳动或剧烈的体育运动,即使是健康的年轻人也可能发生高温中暑,甚至死亡。

4.jpg

      预防中暑要点

      多喝温水,少喝热水,并注意补充盐与矿物质。

      少吃高油脂等难消化的食物 。

      户外活动时穿着清凉、宽松的衣服,戴上遮阳帽或使用遮阳伞。

      尽量避免正午时段出行,不要长时间呆在暴晒的地方。

      不要将婴幼儿、儿童或宠物单独留在车里 。

      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物,如藿香正气丸、风油精等。

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