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医院快讯

【国际肺癌关注月系列科普】 比“一手烟”更可怕的“兄弟”

发表时间:2019-11-09  作者:丹东市第一医院

      吸烟对吸烟者本人身体的危害有多大,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但对于“二手烟”、“三手烟”和“电子烟”大家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带大家一探究竟。

什么是二手烟?

1.jpg

      二手烟(SHS)是被动吸烟的俗称,即不抽烟的人吸取其他吸烟者喷吐的烟雾的行为,又称“强迫吸烟”或“间接吸烟”。一般说来被动吸烟15分钟以上时,就可以认为二手烟现象成立。

2.jpg

      有研究指出,二手烟有焦油、阿摩尼亚、尼古丁、悬浮微粒、PM2.5、钋-210等超过4000种有害化学物质及数十种致癌物质。对被动吸烟者的危害一点也不比主动吸烟者轻,特别是对少年儿童的危害尤其严重。调查显示,在中国,被动吸烟的主要受害者是妇女和儿童,尽管她们自己并不吸烟,但经常在家庭、公共场所遭受他人的二手烟。除此之外,职场、会场等,也经常会成为二手烟泛滥的场所。虽然没有直接吸食香烟,可是吸入体内,仍能对身体造成危害,甚至比吸烟者的危害更大。

什么是三手烟?

      当二手烟的烟雾扩散,有一些烟草烟雾颗粒会附着在家具、地毯、沙发、窗帘或卧室床单上,又或者在吸烟者的皮肤、头发和衣物等物品上。当这些物品与人接触时,烟雾颗粒就有可能进入人体内,危害健康,这就是“三手烟”。简单的说,二手烟是能看得见的烟,三手烟是能闻得到却看不到的“烟味儿”。

3.jpg

      三手烟所含的有毒成份包括尼古丁、多环芳烃、甲醛、砷、铅、烟草特有的亚硝胺以及多种高度致癌的化合物,对人体健康同样有着极大的危害。甚至可以说,三手烟比二手烟更可怕。因为三手烟会在物体表面停留很长时间,甚至几个月都不会消失。它们会重新回到空气中,通过3个渠道危害人体,包括因呼吸吸入肺部,与被污染的沙发、衣服和地毯等接触后从手到口的污染途径,以及皮肤与物体的接触和摩擦后吸收到身体中。

4.jpg

      有些爸爸可能觉得只要不当孩子的面“吞云吐雾”,孩子只要没有被烟“熏”到就可以避免孩子与这些有害物质接触。其实,简单地将孩子们与吸烟时产生的烟雾隔离,并不能真正保护孩子。婴幼儿和儿童的免疫系统更脆弱,更容易暴露在"三手烟"的危害中,当他们在地板、地毯上爬行或玩耍时,很容易接触到这些有害物质;皮肤吸收这些有害物质后,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引起婴幼儿的呼吸系统问题,如急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另外,环境中的烟草残留物,也可对儿童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造成不小的危害。

电子烟也有“毒”?

5.jpg

      “电子烟”大家并不陌生,尤其是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它是一种模仿卷烟的电子产品,有着与卷烟一样的外观、烟雾、味道和感觉。它是通过雾化等手段,将尼古丁等变成蒸汽后,让用户吸食。

6.jpg

      有些商家甚至在产品介绍中,还打着“戒烟神器”、“清肺”等旗号,由于电子烟不会产生烟雾,所以就更容易误导消费者,使其产生安全、健康的错误认知。

7.jpg

      实验表明,人们在使用电子烟时,除尼古丁以外,还可能把其他多种未发现的有毒化合物吸入体内。与此同时,电子烟所产生的二手烟,同样可能危及健康。电子烟也会向室内释放可吸入的液体细颗粒物和超细颗粒物、尼古丁和致癌物质。部分电子烟尼古丁含量超高,危害可能大大高于普通香烟。虽然电子烟不含焦油,但其中的尼古丁并非无害,单纯吸入尼古丁,同样会产生健康风险。尼古丁本身不是一种致癌物质,但可以起到“肿瘤启动因子”的作用。而且,有足够充分的证据可以说明,胎儿和青少年接触尼古丁,会对大脑发育产生远期不良后果。

8.jpg

      2019111日,我国国家烟草专卖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电子烟侵害的通告》。《通告》提到,敦促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及时关闭电子烟互联网销售网站或客户端;敦促电商平台及时关闭电子烟店铺,并将电子烟产品及时下架;敦促电子烟生产、销售企业或个人撤回通过互联网发布的电子烟广告。

世界卫生组织专门对电子烟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明确的结论:电子烟有害公共健康,它更不是戒烟手段,必须加强对其进行管制,杜绝对青少年和非吸烟者产生危害。

9.jpg

      总而言之,不管是几手烟,不管是烟卷还是电子烟,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吸任何烟,对人体健康都是有害的。况且现今几乎没有可靠有效的办法能避免这些有毒物质对健康对危害,如果说有,最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控烟管理、鼓励戒烟。这不仅仅是为了我们自己负责,更是为我们的下一代负责。